-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版面费[04/29]
-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投[04/29]
-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数[04/29]
-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期[04/29]
祁述裕: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需要做好开放和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第三,数据的开放和共享理念对商业文化数据同样适用。应该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尽可能实现商业文化数据的开放和共享。比如,探索建立商业文化数据供
第三,数据的开放和共享理念对商业文化数据同样适用。应该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尽可能实现商业文化数据的开放和共享。比如,探索建立商业文化数据供给激励制度,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对提供数据的企业实行“以数抵税”。
新京报:文化数字化是当下主流。当前国家在推行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对此你怎么看待?
数字经济时代需要做好数据的开放和共享。数据开放,首先是政府和提供公共服务部门的数据开放。应该本着“公开是原则,保密是例外”的要求,尽可能实现开放和共享。“当前我国的数据开放程度还有待提高。数据来源于民众,最终服务于民众;开放数据的目的是确保公众能够更好地分享数据,提高数据使用效能。同时,还应该尽可能提高数据使用的便利度,降低成本。”祁述裕说。
7月25日,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开幕。从事文化领域研究近40年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祁述裕出席本届论坛。他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技术对文化生产、传播的影响比印刷技术、电讯技术更深刻。比如,大数据成为一种核心生产要素,数据已成为推动文化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我认为,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应秉持数据开放和共享的理念。首先,数据开放和共享是大数据建设的目的,数据来源于民众,并最终服务于民众;开放数据的目的是确保公众能够分享数据,提高数据使用效能;其次,还应该尽可能提高数据使用的便利度,降低成本。现在,一些地方有这样一个便民服务口号,叫“让百姓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还有政府在网上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这些都体现了数据开放和共享的理念。
祁述裕:我认为,虚拟空间将是未来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虚实相生是第三代互联网的突出特点。近年来,定位方式、分辨率、算力等方面进步巨大,VR商业化的步伐大大加快。有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VR行业市场规模可以达到千亿级。有的公司已经提出了数字空间运营商的新理念,广告主可以在数字空间孵化出分众广告,实时展现出活动场景,这就打破了原有的商业模式和环境。一些博物馆现在也在创新数字空间的运营,让观众戴上VR眼镜,就能看到文物背后的年代场景,就能知晓文物的故事。这意味着重新定义了一种讲解和展览的方式。
最后一点,建议北京相关部门鼓励开展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理论研究。推进产学研高水平结合。比如,加强第三代互联网、元宇宙等互联网前沿领域研究。
北京还应率先建立无形资产价值评估制度。文化企业的核心资产是知识产权,是无形资产。目前,无形资产尚无法作为抵押物在银行贷款。建立各方认可的无形资产质押融资的评估制度,要有新突破。
谈现状
祁述裕:应该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数据安全。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公共服务部门的文化资源数据应最大限度地开放和共享。比如,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藏品有180万件,每次展示出来的只有2%。对公众来说,那些不能展示的文物藏品是公共资源的很大浪费。近些年来,故宫博物院十分重视文物藏品的数字化,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为观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展览展示。
谈变化
新京报:文化大数据建设怎样才能实现数据的开放和共享?
另外,北京还应该优化审批制度。文化产业的特点是内容为王。文化科技融合,科技是动力,文化是核心。7月18日,商务部、中宣部等27部委发布了《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该文件提出,“要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扩大网络游戏审批试点,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北京可以进行率先探索,进一步优化文化内容企业发展环境。
数字技术还催生了文化新行业、新领域。比如,一些公司依托图形识别、视觉技术、3D 建模、CG渲染、动作捕捉、人工智能、计算机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构建的虚拟人,可以广泛运用于众多文化领域。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数字文化产业就业报告(2020)》显示,游戏、电竞、直播、文学四个数字文化产业领域涉及的全职和兼职就业人数约3000万,超过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789万传统文化产业从业人数;北京民营文化企业百强中,数字文化企业占比超过70%。
文章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tjxzxyxb.cn/zonghexinwen/2022/0727/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