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中国辩

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0-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韩树英,曾用名韩敏夫。据《光明日报》报道,1922年10月,韩树英生于辽宁大连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父亲重视教育和自己聪颖好学,韩树英15岁以优异成绩考取大连中学。后赴日本留

韩树英,曾用名韩敏夫。据《光明日报》报道,1922年10月,韩树英生于辽宁大连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父亲重视教育和自己聪颖好学,韩树英15岁以优异成绩考取大连中学。后赴日本留学,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后改称“新知识研究会”),进行革命活动。

1944年,韩树英进入山西太岳区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参与组建晋豫中学。1945年12月至1946年2月在大连师范讲习所从事地下工作。

韩树英同志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

10月7日,据中共中央党校官网消息,日前,为缅怀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原中央党校副校长韩树英同志,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联合举办韩树英同志追思会。

据《光明日报》报道,从1979年开始,韩树英投入巨大精力主编了《通俗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两部理论著作。

今年7月,据新华社报道,韩树英同志因病于2022年6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后来,韩树英回忆说:“我最初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20岁的弱冠之年。我本来是学自然科学的学生,为了追求救国的真理,阅读了一些社会科学的书,包括一些哲学的书,及至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才顿觉有如醍醐灌顶之感,豁然开朗,什么宇宙、历史、人生的奥秘,一霎时感到都被马克思主义哲学道破了。”

谢春涛指出,韩树英同志是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在党内外、国内外具有很大影响和很高声望,是真正的名师大家。当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事业正面临历史上最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召开韩树英同志追思会,就是要彰显韩树英同志的业绩、弘扬韩树英同志的风范,让全校同志尤其是年轻同志们受教育、受鼓舞,把中央党校的优良传统传下去,扎扎实实做好校(院)各项工作。明年将迎来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在相关庆祝工作中要特别突出像韩树英同志这样的中央党校老一辈名师大家,彰显前辈榜样的力量,鼓舞全校同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努力开创党校事业新局面。

韩树英是政协第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王伟光指出,韩树英同志是百岁哲人,他的一生是与党的百年历史息息共存、生命相交的一生。韩树英同志的逝世,是当代中国哲学事业、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和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重大损失。韩树英同志热爱真理投身革命、坚持马列终生不悔、信仰坚定敢于斗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光辉一生,彰显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貌,树立了值得后人永远铭记和不断学习的典范。

据介绍,韩树英注重哲学引导社会进步的功能,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方向,取得卓著成就和广泛社会影响。

1983年10月,韩树英任中央党校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常委,1988年7月卸任,2009年7月离休。

资料来源:新华社 中共中央党校官网 《光明日报》

1946年2月至1950年7月,韩树英先后任大连市立联合中学教员、教导员,大连市立高级中学校长,大连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长、文教局局长。1954年7月至1966年6月先后任中央马列学院助教、讲师,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讲师、副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下放中央党校“五七”干校劳动。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谢春涛出席会议并讲话,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王伟光出席会议并致辞。原中央党校副校长徐伟新、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院长贾高建出席会议。韩树英同志的家属、同事、学生、生前友好、学界代表以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全体同志参加追思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龚维斌主持会议。

韩树英(资料图 图片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官网)

1977年5月至1983年10月,韩树英先后任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副主任,哲学教研室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副教育长、校务委员会委员。

文章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tjxzxyxb.cn/zonghexinwen/2022/1022/720.html



上一篇:2021级基层干部学历教育第一学期考试在枣庄职业
下一篇:谁能普及一下期刊知识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投稿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版面费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